《美好生活的向導》教學設計 篇一
【課標再現】
內容目標
提示與建議
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能夠開啟人的智慧。
¨ 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蘊涵哲學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學并不神秘。
¨ 許多充滿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
(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2)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
(3)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4)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理解
(1)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3)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4)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
3.運用
(1)聯系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
(2)運用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原理,說明哲學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二)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展的能力
(3)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統一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方法,增強學生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二、教學重難點
1.哲學是愛智之學
2.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三、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
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活動導入〕
學生活動:展示一幅圖片(兩只手的相互繪畫),請學生談自己的認識,可以隨意從各個角度思考。
(目的:引導學生認知人對世界的認識會因為知識構成、立場、思維方法等原因出現很大的差異,這就是哲學研究的問題。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多角度的哲理分析。)
(提示:事物是相互依存的引出矛盾的觀點、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虛擬與真實并存的分不出彼此等)
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活動中,需要哲學智慧
學生活動:展示一組環境污染與治理的圖片,學生思考人們該如何改造自然?
(目的:引導學生認知不同的思想觀念會對改造自然的實踐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也是哲學研究的問題)
(提示: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了矛盾觀、聯系觀、發展觀,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反對先污染后治理等)
人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需要哲學智慧
學生活動:展示一個小故事,請學生談談它對我們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有何啟示?
(目的:引導學生認知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同樣需要智慧,只有擁有正確的“三觀”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這里涉及價值觀中的心中有他人,也是哲學關注的問題)
故事: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提示:做事情要善于創新反映的是哲學的發展觀;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傾聽是對人的尊重也是一種涵養;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人們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需要哲學智慧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引〕前面的三個活動都說明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那么通過上面的事例分析,哲學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解析:
(1)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2)人的三對關系: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補:哲學上說的世界包括客觀世界(即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主觀世界(即人的思維)。
學生活動:《田忌賽馬》中的田忌為什么能以弱勝強?
(在于田忌善于思考,他能夠從雙方實力的分析中找到對策,通過重新組合實現整體實力的增強。這里就蘊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整體與部分的聯系等哲學觀點。)
舉例: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敬畏自然--圖騰崇拜、唯心主義哲學;掠奪自然--人的崇拜,唯心主義哲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發展觀、唯物主義哲學
3.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舉例:電影《墨攻》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學生活動:p4的活動材料,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一個同學運用一般的思維方法,第二個同學運用了創造性思維。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觀不同、指導思想不同。正確的思維方法、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哲學的本義)
舉例:“河面上告示”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簇擁著她的劍橋在學的要人說,河里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接口說:“陛下,它們并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于游泳的。”
2.哲學的任務(作用、功能)
──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學生活動:閱讀p1/5,思考哲學的任務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你能否舉例加以分析。
具體來說:“兩個看待”+“三個對待”
(1)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
舉例:變化發展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所以要立足長遠,不懈奮斗;學習中要立長志,不能常立志;終身學習觀念。
(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
舉例:“獨身的解釋”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個朋友。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后悔嗎?”斯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其中前兩者比較好理解,論及第三層境界,我的一位朋友略作沉思,煞有介事地講,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得有一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精神。
(3)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
舉例:社會的科技進步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解決好國家需要與個人就業愿望的關系,不能貪高,要切合實際,積極發展提高自己(專業、薪金、職位等)。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則將人生的境界分為四層: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天地的境界。其中,對于天地最高境界的解釋是,“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 這種心載天地胸藏宇宙的人生境界,又將人們的認識提到一個更高的高度,徹底擺脫了功利與道德的層次,同時也煞費苦心地讓人盡量避免了佛道的“遁世”和道家的“無為”。
(4)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
舉例:個人與集體就如同碗與鍋的關系,鍋里有了碗里才會有,只有很好地維護集體利益才有每個人的個人利益。
(5)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
舉例:“錯誤的贊揚”性格放蕩不羈并一貫譏諷當時大人物的伏爾泰,有一天將一名同輩作家贊揚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當即指出:“聽到您這樣慷慨地贊揚這位先生,我真遺憾。要知道,就是這位先生在背后經常說您的不是。”“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說道。
二、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1.哲學與世界觀
學生活動:投影顯示一組世界觀方面的問題,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不求一致,只求多樣。
(問題:你認為世界的本質是什么?人類社會發展有規律嗎?世界發展的動力在哪,去往何方?人與世界是一個怎樣的關系?……)
(1)世界觀的內涵
──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學生活動:“憶一憶” 哲學上說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哲學上說的世界包括客觀世界(即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主觀世界(即人的思維))
學生活動:人人都有世界觀,但是世界觀是否就是哲學呢?
(不是,世界觀是人人都有,是零散自發的)
(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5-1/6,完成下表。
世界觀
哲學
區別
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特點
零散、自發形成的
自覺形成的、系統化、理論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聯系
a.哲學與世界現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
b.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
錯誤傾向
a.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
b.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情
注:
哲學與世界觀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學生活動:投影展示一組為人處世的觀點,請學生選擇分析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具有不同思想觀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人的思想觀念決定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反映著人的思想觀念。類比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2)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具體科學的內容
學生活動:閱讀p-1/6—1/7,歸納出具體科學的內容,并舉例說明(借鑒世界的組成結構)。
(1)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
舉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
(2)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
舉例:文藝學、倫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
(3)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
舉例:心理學、邏輯學等。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共性與個性)
(1)區別
a.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
b.哲學則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舉例:生物學中的遺傳和變異、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倫理學中的義與利;反映到哲學上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觀。
(2)聯系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學生活動:閱讀p8活動材料,思考牛頓為什么會發生前后的差異?(補充牛頓的貢獻材料)
(唯物主義世界觀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唯心主義世界觀阻礙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頓不相信上帝,是不會得出“第一推動力”的結論的。牛頓工作的得失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否則,科學研究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
b.哲學是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
學生活動:結合前面的學習,請小結出對哲學的完整理解。
哲學:
(1)從字義上看,哲學是智慧之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2)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3)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4)從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三、小結
本節課是哲學的開篇,在知識層面上主要是對哲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學習中必須要注意從多個角度全面地加以理解。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是智慧之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具體學習中要注意對比三對關系,即哲學與世界觀、世界觀與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
作業設置:
1.完成《學習評價手冊》相應的內容。
2.收集3個哲學家故事和3個著名哲學命題,體會哲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附:哲學故事
1.并非都來聽布
f·d·e·施萊艾爾馬赫(1768–1834年),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他的神職工作做得尤其出色。有人稱頌他和他的布道具有少有的廣泛性,他的教義宣講能吸引社會各個階層的廣大聽眾,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婦女和各級官員。對此,施萊艾爾馬赫解釋說:“我的聽眾確實由學生、婦女和官員組成,學生們來是為了聽我講道,女人們來是為了看學生,而官員們來則是為了看女人。”
評析:聯系的觀點
2. 獨身的解釋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個朋友。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后悔嗎?”斯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評析:心中有他人
3. 相形顯小
有一次,伊麗莎白女王巡幸到培根的府邸。由于女王生活在宅深墻高的宮庭大院里,平時也多來往于達官顯貴們奢侈華貴的住宅,當她看到簡樸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時,不禁驚嘆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培根站在女王身邊,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房舍后,聳聳肩說:“陛下,我的住宅其實并不錯,只是因為陛下抬舉我,光臨寒舍,才使它顯得小了。”
評析:矛盾的觀點
4. 河面上告示
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簇擁著她的劍橋在學的要人說,河里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接口說:“陛下,它們并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于游泳的。”
評析:辯證地看問題,矛盾的相互轉化
5. 富翁的價值
英國哲學家、詩人貝恩斯(1823–1887年)在泰晤士河上看見一個富翁被人從河里救了起來。那個冒著生命危險營救富翁的窮人,竟只得到一個銅元的報酬。圍觀的人被這富翁的吝嗇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里去。這時,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說:“放了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價值!”
評析:全面、辯證地看問題
6. 錯誤的贊揚
性格放蕩不羈并一貫譏諷當時大人物的伏爾泰,有一天將一名同輩作家贊揚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當即指出:“聽到您這樣慷慨地贊揚這位先生,我真遺憾。要知道,就是這位先生在背后經常說您的不是。”“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說道。
評析:哲學讓人變得豁達
7. 哲學語言
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1859–1952年)和幾位哲學界的同事在百老匯大街上閑逛。突然有人提議去看一場露天電影,剛才還在思考和討論的頭腦還未來得及細想,他們便向一家露天電影院走去。等這伙哲學家抵達目的地,才開始意識到托馬斯?鮑威爾的話:“電影要求黑暗,可黑暗在世界這個角落的白天里,并不那么猖獗。”
評析:矛盾的對立統一
《美好生活的向導》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1)哲學的含義;(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4)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
理解:(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2)哲學的本義和任務;(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分析:(1)聯系身邊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學思想;(2)列舉人們具體的世界觀并分析哲學的含義;(3)用史實分析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相互關系;(4)分析馬克思、恩格斯、黑格爾等哲學家的哲學思想。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身邊的哲學的分析,培養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通過對哲學思想的歷史淵源的分析,培養跨學科的綜合能力;
(3)通過對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三對關系的分析,培養辯證思維的能力;
(4)通過對身邊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學家觀點的體悟,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哲學的產生、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的分析,增強我們對哲學的體悟和思想認同;
(2)通過對哲學概念、世界觀概念的分析,激發自覺樹立科學世界觀、自覺增強哲學修養的熱情;
(3)通過對哲學與具體知識的學習,增強我們以哲學為指導,學好具體知識的自覺性。
二、重點、難點
1、哲學與愛智之學;
2、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3、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三、整體感知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將從生活中的哲學思想人手,體驗哲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而了解哲學概念,為開始全書的學習做好思想準備。
四、方法點津
(1)運用比較法,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2)運用辯證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
(3)利用網絡平臺,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論聯系實際,用科學的世界觀自覺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五、知識點整合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2)哲學的任務: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例1】“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說明 ( d )
a.辯證法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 b.哲學就是辯證法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學思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例2】恩格斯說:“一切觀點都來自經驗,都是現實的反映—正確的或歪曲的反映。”這說明 ( a )
a.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哲學觀點都是正確的
c.哲學的智慧是人們主觀產生的 d.學習哲學使人聰明
【例3】馬克思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 ( a )
a.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認識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學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 d.改變自然界,需要發揮人的智力
(二)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1)世界觀的含義
(2)哲學的含義: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3)方法論的含義
(4)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
2、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區別和聯系)
【例4】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據此完成(1)-(2)題。
(1)愛因斯坦的這段話表明( c )
①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是相互區別的 ②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③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又對具體科學的研究起指導作用 ④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愛因斯坦上段話中的科學指具體科學,那么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區別在于( d )
a.哲學是一個理論體系,具體科學不是理論體系
b.哲學是世界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
c.哲學是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研究整個世界的共同性質、共同規律,具體科學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問題
【例5】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是生物學上的革命,還帶來哲學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擊了上帝創造物種的神創論,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并為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供了科學依據。這說明( a )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②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神創論的荒謬性逐漸地暴露出來 ③具體科學是哲學的科學前提 ④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哲學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6】“推動哲學家們前進的,決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且日益迅速的進步。”這段話闡明了( a )
①自然科學的進步是哲學發展的基礎 ②哲學的發展是純自然的過程 ③科學思想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④哲學隨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六、填空鞏固
1、哲學源于生活,任何哲學智慧和思想都產生于人類的__________和人們對實踐的________和思考。
2、世界觀是人們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3、哲學是關于___________的學問。世界觀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的世界觀都形成哲學,哲學是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觀。
4、哲學是世界觀和___________的統一。方法論是以世界觀為指導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原則。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是統一的。世界觀____________方法論,方法論________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
5、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具體科學是哲學的____________,具體科學的進步_________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導。
七、課后練習
單項選擇題
1、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 d )
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②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沒有哲學的指導,人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④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哲學的智慧產生于( c )
a.人們會思考的大腦 b.哲學家的思考 c.人類的實踐活動 d.對世界的思考
3、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說明( a )
a、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哲學的智慧是人們主觀產生的
c、哲學觀點都是正確的 d、學習哲學使人聰明
4、下列說法是世界觀的是( c )
a.聞雞起舞 b.張三早上5點起床
c.事物的運動是由規律的 d.太陽東升西落
5、哲學是( d )
a.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b.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
c.一切知識總匯的科學
d.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6、關于哲學智慧的產生,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哲學智慧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產生的
c.哲學智慧是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的實踐中產生的
d.哲學智慧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
7、柏拉圖:“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這說明( c )
a.驚訝,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
b.驚訝才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c.哲學開端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驚訝和困惑也是一種哲學
8、關于哲學與生活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 )
a.哲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哲學是十分高深的,與生活無關
c.哲學決定生活 d.哲學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夏
9、哲學的本義是指( d )
a.智慧 b.聰明的人 c.真理 d.愛智慧
10、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這句話強調( c )
a.馬克思是研究哲學的哲學家 b.哲學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學的人就 m.shancaoxiang.com 不能進步
11、“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這句話說明( d )
a.學會哲學,生活就一定會更美好 b.哲學是藝術的一個種類
c.哲學與生活相互作用、相互決定 d.哲學對人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
12、真正的哲學( d )
① 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②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生活與實踐③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導④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對待得與失、名與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哲學的任務和目的是( c )
a.追求真理 b.使人全面發展 c.指導實踐 d.給人智慧
14、哲學( d )
a.是關于方法論的科學 b. 就是世界觀
c.都是正確的 d.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15、下列有關世界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c.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科學觀點
d.有的人有世界觀,有的人沒有世界觀
16、人人都有世界觀,但卻不一定成為哲學家,這主要說明( a )
a.世界觀是自發的、樸素的,哲學需要自覺地思考和學習才能掌握
b.有更多世界觀才能成為哲學家
c.具有完全科學的世界觀才能成為哲學家
d.世界觀與哲學沒有聯系
17、對世界觀、方法論、哲學三者之間關系說法表述正確的是( c )
①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②要有世界觀和方法就必須學習哲學③不同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同④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哲學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8、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由于信奉上帝,認為除萬有引力的作用外還有一個“切線力”,這個“切線力”只能是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說明( a )
a.哲學能為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b.科學研究促進了哲學的發展
c.哲學與具體科學互為基礎 d.沒有哲學作指導,就沒有具體科學的產生
19、中國印采用中國傳統的印章形式,同時配以拉丁字母、阿拉伯數字和奧運五環;它以中國紅為底色,采用中國傳統的篆刻、書法等古老藝術,同時又富有新意地運用中國墨筆書寫出古樸與現代氣息相融合的“beijing”。它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創新的。奧運會徽的創作思想與哲學觀點的關聯說明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b )
a.系統與要素 b.共性與個性
c.內容與形式 d.世界觀與方法論
20、當人們以一定的世界觀觀察問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有了方法論的意義。所謂方法論是指( d )
a.人們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共同原則和共同方法
b.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鍵原則和關鍵方法
c.人們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具體原則和具體方法
d.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21、愛因斯坦曾經說:“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表明( d )
a.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是相互區別的
c.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又對具體科學研究起指導作用
不定項選擇題
22、生活中 ,哲學無處不在、無事不有。生活與哲學的關系( c )
①哲學指導人們更好的生活②哲學總是自覺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③哲學總是不自覺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④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的生活需要哲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但世界觀并不等于哲學。下列關于哲學和世界觀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bd )
a.哲學是以世界觀為研究對象的學說
b.哲學是人們對整個世界和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的學說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理論,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美好生活的向導》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課、學案一體化
一、考點知識填空
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a)
(1)世界觀的含義:世界觀就是 。
(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①區別:世界觀 ,但一般人 的世界觀還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我們反對把哲學 ,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
②聯系:哲學是關于 的學問,而且是 的世界觀。我們反對把哲學 ,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a)
(1)人們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和 。
(2)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 一般說來, 決定 , 體現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a)
(1)哲學是對 的概括和總結。
(2)區別:主要是研究對象不同。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 的規律和奧妙,哲學則對其進行 ,從中抽象出
和 。
(3)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 , 推動哲學的發展。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 的指導。科學研究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否則科學研究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
二、知識疑點解析
1.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世界觀 哲學
區別 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特點 零散、自發形成的 自覺形成的、系統化、理論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聯系 ①哲學與世界現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
②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
錯誤傾向 ①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
②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情
注意 哲學與世界觀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區別 研究對象不同:
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本質和規律。哲學研究整個世界的本質和規律
聯系 (1)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2)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錯誤傾向 (1)把哲學看作是“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2)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
注意 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三、課堂演練
(一)判斷題
1.世界觀人人皆有,但哲學并不是。 ( )
2.哲學并不神秘,有了世界觀就有哲學。 ( )
3.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科學化的世界觀。 ( )
4.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 )
5.方法論不能脫離世界觀,世界觀則可以脫離方法論。 ( )
6.哲學對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因此,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
7.哲學和具體知識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 ( )
(二)單項選擇題
8.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學習哲學
b.哲學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d.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科學概括和總結
9.下列屬于世界觀的是 ( )
a.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b.一切從實際出發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0.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是 ( )
a.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決定 b.方法論決定世界觀,世界觀體現方法論
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d.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據此回答11─12題
11.“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其含義是指 ( )
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
c.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12.“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說明 ( )
a.各門具體科學的產生以哲學為基礎 b.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是沒有區別的
c.具體科學與哲學是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 d.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13.愛因斯坦上段話中的科學指具體科學,那么哲學和具體科學的區別在于 ( )
a.哲學是一個理論體系,具體科學不是理論體系
b.哲學是世界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
c.哲學是對社會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研究的是整個世界的共同的本質和規律,具體科學研究的是某一特定領域中規律
(三)簡析題
14.你能從哪些角度談一談什么是哲學?
四、鞏固提升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對哲學的含義表述準確的是 ( )
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理論,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任何一個健全的成年人都會在其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觀來解釋一切現象和處理各種問題的。上述事實說明 ( )
a.哲學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b.世界觀是人們對于整個自然界的根本觀點
c.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 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3.“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下列觀點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振聲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
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是人類對某一具體領域規律的概括
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4.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在自然觀上堅持辯證法思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把幾何學與代數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解析幾何。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哲學是具體科學發展的基礎,要認真學習哲學
b.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學好哲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c.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指導,要學好、用好哲學
d.具體科學的發展推動了哲學進步,要認真學好具體科學
(二)簡析題
5.某班同學在政治課上,圍繞著“要不要學哲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甲同學說:“我喜歡理工科,從沒想過當哲學家,考大學又不考哲學。所以,沒有必要在學哲學上浪費時間。”乙同學說:“哲學對我們很重要,哲學是一種方法論,學好哲學不但可以指導我們的實踐,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理工科的知識。”
試分析、評論上述兩位同學對哲學的看法。
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教案、學案一體化 答案
三、課堂演練
1.√ 2.× 3.× 4.× 5.× 6.× 7.×
8.c 9.a 10.c 11.b 12.d 13.d
14.(1)從字義上看:哲學是一種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其本義就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是智慧之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2)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3)從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4)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四、鞏固提升
1.c 2.c 3.d 4.c
5.(1)甲同學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學習哲學,不僅僅是哲學家的事情,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學好哲學尤其學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指導我們理解具體科學知識,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無論是學文科還是理工科,當不當哲學家,都要了解和學習哲學。
(2)乙同學認為哲學是一種方法論,他看到了哲學對具體科學和實踐的指導作用,是其正確的一面。但是,他錯誤地認為哲學僅是一種方法論,而沒有認識到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因此,乙同學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本文由用戶折月煮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