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六年級六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六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不好,識譜能力也較弱,不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兩聲部的合唱,對歌曲的聲音統一、音準節奏的把握還存在一定問題。針對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及時研究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增強音樂教育實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歌曲、讀譜知識、綜合訓練、欣賞、選用教材及鄉土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補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國民歌一首,外國民歌一首。
綜合訓練以多聲部發聲練習與創編旋律練習為主,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與創作能力。
欣賞曲目共有七首,著重訓練學生的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愛的形式表現出來。
器樂訓練以豎笛吹奏練習為主,能夠準確表現音樂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緒等的變化。
四、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
引導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做共產主義接班人;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樂文化,提高音樂修養。
2、審美教育。
用熱烈而又歡快的情緒,輕松、柔美、富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通過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欣賞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訓練。
培養學生的豎笛吹奏能力,會自己看譜,讀懂力度、速度等音樂符號,用豎笛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編旋律,并為自己創編的旋律配上歌詞,用豎笛或其他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五、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發聲練習曲及二聲部練習曲來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學生更好的表現歌曲;感受樂曲的速度、力度、強弱的變化,分辨并表現感受到的音樂情緒,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學難點:
通過節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訓練,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音樂表現力。
七、工作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系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八、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有兩個班。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并有較豐富的表情,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并能識讀簡單樂譜,進行跟琴視唱,但在唱歌的技巧運用上顯得比較薄弱,咬字、吐字顯得不夠清晰,缺乏氣息的支撐,缺乏對音樂美感的正確認識。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使用的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編著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教材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注意了對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的啟發、培養,更換了大量曲目。本學期共有六課,每一課都有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部分組成;同時,本學期加強了樂理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學以致用。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啟迪智慧、陶冶、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能力,培養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4、了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加強節奏練習。
5、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自己設計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動,并參與表演,同時加強豎笛吹奏的練習。
難點:對音樂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五、教學措施: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教學滲透,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三
我們又喜迎新的一學期,為了在本學期使六年級音樂教學搞的更好,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課程研究為抓手,校本培訓為依托,堅持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部指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充分體現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學中,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是22人,這些學生大都來自于本街道,一少部分轉于其他學校,他們都是少先隊員。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5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學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重難點重點
突出了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時間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扶風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難點: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演唱聽賞
第一課演唱音樂知識
第二課演唱音樂知識
第二課聽賞認識樂器
第三課演唱聽賞
第三課聽賞認識樂器
第四課演唱聽賞
第四課演奏聽賞
第五課演唱音樂家故事
第五課演唱音樂知識
第六課演唱聽賞
第六課集體舞聽賞
第七課演唱聽賞
第八課綜合表演
第九課演唱聽賞
第九課聽賞認識樂器
第十課演唱聽賞
第十一課我們的音樂天地
綜合復習
期末測試
本文由用戶糖娃娃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4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