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最新4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 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最新4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學生了解用秤稱物品的方法。

㈡能力訓練點

1、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自主選擇合適的秤稱物品。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品質量的意識。

㈢情感教育點

1、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2、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

教具準備: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盤秤、有獎競猜的物品、一個1角硬幣

(學生用)六人一組:10個1角硬幣、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鹽、蘋果、餅干、石頭、米、花生米、果凍等。.。.。.

重點: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難點:培養學生估測意識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森林里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好嗎?

生:好!

師:我們去看一看。

1、觀看課件演示:(熊貓森林超市開張情景)

咦,什么聲音,這么熱鬧?

噢,原來今天是熊貓森林超市開張的日子。

2、課件顯示(超市內部場景)

師:好,我們進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出看到的商品名稱、質量、有數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4、請打開課本P86頁。

二、認識稱。

師:要知道物品的輕重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來稱。

師:那么你知道哪些稱呢?

生:(多媒體課件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生1:我在超市賣食品的地方見過電子秤。

生2:賣水果的地方有盤秤。

生3:我見過夏天賣西瓜的用磅秤。。.。.。.

師:大家真留意身邊的事物。

三、感覺體驗,形成質量觀念。

1、認識1克。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1角硬幣)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師: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請看屏幕。(播放錄像)

師:你們真棒,一枚1角的硬幣約重1克。請大家拿一枚1角硬幣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覺怎么樣?

生:很輕。

師: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現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克。

生:乒乓球、小發夾、藥片、小螺絲、紐扣、圖釘。.。.。.

師:你們真利害能找到這么多大約1克的物品,那你還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嗎?

生:。.。.。.

師:大家真聰明,找到這么多以克為單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師:請大家從籃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組找得最快。準備開始。

師:大家都來感覺一下。

2、認識千克

師:剛才第二小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現在我們再來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準備開始!

師:找得好快啊!這是一包500克的鹽。(500克)

師:一袋鹽500克,那么兩袋呢?(生答師板書:1000克)

師:我們在驗證之前一齊來認識盤稱。我們一齊來觀察一下。(觀察盤稱認識盤稱)

生:(匯報)

師:現在我們把兩袋鹽放在一起,用盤秤稱一稱。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學生操作稱量)

生:1千克

師:1000克里面有幾個1克呢?(1000個)

師: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個重呢?(相等)我們一齊來讀一讀。

師:老師想到超市買幾樣東西你能幫幫老師嗎?(能)

[要求:請各組合作幫忙稱出1千克的物品]

學生匯報:我們組稱了6個蘋果是1千克。.。.。.

師:通過稱量,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發現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

生:我發現雖然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但是他們的重量是一樣的。

師:你們的發現可真多!謝謝大家的幫忙。

師:現在我們每人輪流掂一掂,試一試這1千克的感覺,各小組也可以交換物品試一試。

師:感覺怎么樣。

生:我覺得1千克很重。

生:我覺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覺得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真的嗎?好了,我們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師:感覺怎么樣。

生:1克很輕,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一般情況下,我們稱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單位,稱較輕的物品用克做單位。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P86,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熊貓老板很想請大家去他的超市幫忙,你愿意嗎?聽聽熊貓老板的要求吧?(想成為我的職員可不容易,要經過三關的考驗。勇敢的小朋友請來吧!)你們有信心嗎?

第一關:1、書P88頁2。

2、書P89頁4。

3、書P89頁5。

第二關:判斷提。(學生用動作判斷)

(1)一個1角硬幣重1克,10個1角硬幣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輕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關:亮亮去春游寫了一篇日記請小組合作找出不對的地方并改正。(課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為自己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兩個,150克重的一個。.。他們班游玩的地點是動物園,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許多動物,他最喜歡重達3000克的、和脖子長達3克的。

五、有獎競猜活動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這么好,老師想送些禮物給大家。請看,想要嗎?

師:呵呵,都想要,不過,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個小組猜對了獎品就是你們組的!

(每組一分物品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說出重量。)

六、小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厘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并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系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估測意識,并激發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學具: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溫故引新。

1、觀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學思考?你有什么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師帶來了現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并匯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現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匯報

師小結:借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后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匯報

師小結:在今后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

3、發現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匯報

師:不是6厘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厘米長,但是又不到7厘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現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獲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幫助下,發現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獲,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現場的這個腳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么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臉,

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干,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厘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現!

五、板書。

分米、毫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詳細介紹:

課題:不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萬以內不連續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375個信封的投影片(如書上圖),準備計數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1.口算練習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樣列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

(2)得數十位上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為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一個十應是6個十.)

(3)你覺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十位上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一個十.)

(4)回憶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是什么.

板書:筆算兩位數加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設疑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應當怎樣計算?(板書:1738+625=)能說出你計算的理由嗎?好了,學完這節課你就能順利解答這道題了.

(二)學習新課

1.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求下面兩個數的和.請看圖

(1)教師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出示圖A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信封?(43個信封)教師接著出示圖B,放在圖A下面提問:這是多少個信封?(32個信封)

(2)要求兩個數的和如何列式?怎樣寫豎式?怎樣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如:

(3)計算后教師追問:相同數位對齊是什么意思?(個位十位分別對齊)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師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出示下圖中第一排的一個百一扎的兩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個百一扎的一扎信封)變成如下的圖和算式:

師問:豎式的百位如何寫?(讓學生填)

(5)請學生獨立計算

師問:說說你是從哪一位開始加起的?為什么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四人一組討論,明確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師指導下理解算理

243是2個百4個十和3個一,132是1個百3個十2個一.個位上3個一加上2個一和是5個一.所以和的個位寫5;十位上4個十加上3個十和是7個十,所以和的十位寫7;百位上2個百加上1個百是3個百,所以和的百位寫3.只有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它們的計數單位是統一的,才能相加.

(7)練一練

4111+367=

28+570=

師:為了對齊數位,注意豎式中第一個加數不要寫得太擠,在寫第二個加數時,要看好第二個加數的最高位,應該和第一個加數的哪一位對齊.

2.進位加法.出示例2【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270+58=(如下圖所示)

(1)請學生獨立列出豎式,并計算.

(2)師問:十位應該怎樣計算?(關鍵性問題)

(3)教師演示、操作活動投影片(如圖),使學生明確算理、7個長方形和5個長方形合起來可以組成一塊正方形計數板(100)和2個長方形.指導學生寫出豎式,十位相加滿一百,要向百位進1.

(4)學生獨立填寫百位結果.

(5)練一練

(6)小結:計算時注意:十位上的數相加滿十,不要忘記向百位進1,同時百位上不要丟掉進位的1.

3.進位加法.【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例3求809與3764的和.

(1)請學生自己列橫、豎式,并計算.

(2)重點思考:百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應該怎么辦?

(3)做完后同桌互相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4)討論: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的加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不同點:加數的位數不同)

(5)總結三、四位數加法的法則.(在原法則板書上改)

標題的兩位數改為三、四位數.

第③條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改成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反饋【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1.直接在豎式上計算

2.列豎式計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斷正誤并改正.

4.課后總結

(1)今天學的是什么知識?(出示課題)計算法則是什么?說說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2)解疑

我們已學完本節知識,請大家做一做開始的那道題,看誰會做并能做對.

1738+625=

板書設計不連續進位加

不連續進位加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幾個幾相加”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算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把相同數連加的算式表述為“幾個幾相加”。

2、難點: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課本第1頁放大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發現圖上畫的是雞和免。

師:根據這幅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指名回答,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只要學生能提出合理的數學問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免一共有多少只?雞一共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

1、列出算式,說明依據。

師:怎樣列式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免的只數:2+2+2=6(只) 雞的只數:3+3+3+3=12(只)

師:你能說一說為什么可以這樣列式的依據:圖中免子都是2只一組,有3組,雞都是3只一組,有4組。

2、觀察算式,發現特點。

讓學生觀察上面的兩個算式。

師:誰能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發現:每個算式的加數都相同。

3、學習用“幾個幾相加”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算式。

師:“2+2+2”這個算式可以用3個2相加來表述。誰能說一說“3+3+3+3”可以怎樣表述?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說出“3+3+3+3”可以用4個3相加來表述。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2+2表示3個2相加是多少;

3+3+3+3表示4個3相加是多少。

讓全班同學把上面的兩句話齊讀一遍。

4、質疑。

師:“3+3+3+3+3+4”這個算式能用“幾個幾相加”來表述嗎?為什么?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想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發現,只有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才能用“幾個幾相加”來表述。

三、鞏固應用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頁“試一試”中的練習題。

1、“試一試”第(1)題。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小棒按題意要求擺一擺,再填一填。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2、“試一試”第(2)題。讓學生按題意要求擺一擺,并填一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練習

五、全課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認識乘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3、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它的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4、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探索新知,感受加法和乘法間的聯防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引新

1、出示課本第2頁例題教學情境圖。隱去圖中的問題。

師: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有意識地追問:怎樣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呢?

2、列出算式,說明算法。

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式計算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2+2+2+2=8(臺)

接著,讓學生表述上面的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

3、引入課題。

師:求4個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計算,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新的運算—-乘法。

上面內容就是我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更多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我。

本文由用戶indos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874.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 | 国产综合久久 |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电影 | 一区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 欧美一级片在线 | 91经典在线 | 亚洲五月婷婷 |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网站 | 欧美大片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黄色精品网站 | 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九色视频网站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久久不卡 |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久久 | 日韩在线免费 | 日韩欧美专区 | 性欧美久久久 | av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 亚洲激情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伊人网在线观看 | 99亚洲精品 | 天天射天天干 |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免费午夜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精彩视频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