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最近總有朋友問我,Windows老是自動更新,煩都煩死了,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阻止它?尤其是工作的時候,突然更新,還沒保存的資料全沒了,簡直崩潰!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于《windows如何不更新》這件事,我整理了一些親測有效的辦法,希望能幫到你們!
方法一:簡單粗暴,直接關掉WindowsUpdate服務

這個方法最直接,也最有效,但是也需要謹慎操作哦。
1.按下Win+R鍵,打開“運行”對話框。
2.輸入`services.msc`,然后按回車鍵,打開“服務”管理器。
3.在服務列表中找到“WindowsUpdate”,雙擊它。
4.在彈出的屬性窗口中,將“啟動類型”改為“禁用”。
5.點擊“應用”和“確定”按鈕。
這樣,WindowsUpdate服務就被禁用了,電腦就不會自動更新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做會導致你的電腦無法接收到安全更新,可能會存在安全風險。所以,如果你選擇這種方法,一定要定期檢查是否有重要的安全補丁,然后手動安裝。可以考慮隔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再啟動一次WindowsUpdate,檢查更新,安裝完畢后再禁用。
方法二:修改組策略,延遲更新
如果你不想完全禁用更新,只是想延遲一段時間更新,可以嘗試修改組策略。這個方法比較靈活,可以讓你控制更新的時間。
1.按下Win+R鍵,打開“運行”對話框。
2.輸入`gpedit.msc`,然后按回車鍵,打開“本地組策略編輯器”。(注意:Windows家庭版可能沒有組策略編輯器)
3.依次展開:計算機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組件->Windows更新。
4.在右側找到“配置自動更新”,雙擊它。
5.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已啟用”。
6.在“配置自動更新”下拉菜單中,選擇你想要的選項。比如,可以選擇“4-自動下載并計劃安裝”,然后在下面的“計劃安裝時間”中設置更新的時間。或者選擇“2-通知下載并自動安裝”,這樣更新時會提前通知你。
7.在“選項”區域,找到“自動更新行為”下拉菜單,選擇“在更新之前通知下載和安裝”。
8.點擊“應用”和“確定”按鈕。
通過修改組策略,你可以控制Windows更新的時間和方式,避免在工作的時候被打斷。
方法三:使用注冊表編輯器,禁止特定更新
有時候,我們只是不想安裝某個特定的更新,比如某個驅動更新導致電腦出現問題。可以使用注冊表編輯器來禁止安裝特定的更新。
警告:修改注冊表有風險,請務必備份注冊表后再操作!
1.按下Win+R鍵,打開“運行”對話框。
2.輸入`regedit`,然后按回車鍵,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3.依次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WindowsUpdate`
4.如果在`WindowsUpdate`下面沒有`AU`子項,需要手動創建。右鍵點擊`WindowsUpdate`,選擇“新建”->“項”,然后將新建的項命名為`AU`。
5.在`AU`子項下,右鍵點擊空白處,選擇“新建”->“DWORD(32位)值”。
6.將新建的值命名為`NoAutoUpdate`。
7.雙擊`NoAutoUpdate`,將“數值數據”設置為`1`,然后點擊“確定”按鈕。
這種方法可以徹底禁止自動更新,但同樣需要注意安全風險。
方法四:設置為按流量計費的網絡
Windows會盡量避免在按流量計費的網絡下進行大文件的下載和安裝,這包括更新。所以你可以欺騙Windows,把它當成按流量計費的網絡。
1.打開“設置”應用(Win+I)
2.點擊“網絡和Internet”。
3.如果你是用WiFi連接,點擊“WIFI”;如果你是用以太網連接,點擊“以太網”。
4.找到你當前連接的網絡,點擊它。
5.找到“按流量計費的連接”,將開關打開。
這樣設置之后,Windows就不會在后臺自動下載更新,除非你手動點擊“下載”按鈕。
方法五:使用第三方軟件
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軟件可以幫助你管理Windows更新。這些軟件通常提供更多的控制選項,可以讓你更方便地禁用、延遲或選擇性地安裝更新。但是,使用第三方軟件需要謹慎,選擇信譽良好的軟件,避免安裝惡意軟件。
關于更新的注意事項:
安全問題:禁用或延遲更新可能會導致電腦存在安全風險,因為你無法及時接收到安全補丁。建議定期檢查更新,手動安裝重要的安全補丁。
驅動問題:有時候,更新可以修復驅動程序的問題,提高電腦的性能和穩定性。
兼容性問題:部分軟件和硬件可能需要最新的Windows版本才能正常運行。
備份:在進行任何涉及到系統修改的操作之前,一定要備份重要的數據,以防出現意外情況。
我的建議:
我個人不建議完全禁用Windows更新。可以考慮使用延遲更新或者選擇性安裝更新的方法,既能保證電腦的安全,又能避免在工作的時候被打斷。
總之,《windows如何不更新》有很多種方法,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你的具體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希望這些小技巧能幫到你!
本文由用戶Sarah Davis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6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