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創設計劃方案范文1
幼兒園大班環境創設方案
歡快、喜慶的節日是最受兒童歡迎的,在熱烈的活動環境氛圍里,能給與兒童以愉悅進取的心理影響。節日環境的特殊性使節日教育具備了可理解性,在這特殊的教育環境中,讓孩子在這大環境中體驗到生活的完美、人類完美,初步了解有關節日的風土人情。以下為我為大班小朋友設計的中秋節環境創設方案:
一、班級活動區的創設
大班的小朋友適合綜合性的探究活動,于是我準備了以下區角活動:
“科探區”—預先準備“九大行星”(簡單制作出太陽系的立體分布圖)讓幼兒自由探索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和運行軌道等、“舞火龍拼圖”等
“巧巧手”—-教師預先用不一樣材料制作出月餅、兔爺兒、燈籠等,給幼兒以參考。投放材料,供給紙筒、蛋糕盒、皺紙、硬紙板等材料,供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為父母親手制作中秋節禮物,做好的東西能夠拿到區角活動“小小超市”里去銷售。
“建構區”:投放大小積木和軟性玩具,讓幼兒自主建構。
“音樂迷”:供給多種打擊樂器和頭飾手偶讓幼兒表演;
“小小超市”:供給中秋節月餅、水果、各類小禮品、燈籠各種節日用品,讓幼兒自由買賣,增加有中秋節的氣氛;
二、走廊的布置:
它既是班級活動的空間,又是最讓別人直觀感受到班級特色的地方,往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要讓幼兒感到親切、趣味,并產生安全感、親切感、歸屬感。
1.設置“幼兒畫廊”,展示幼兒以中秋節為基礎的繪畫和手工作品。
2.利用氣球、燈籠、彩條等物品,師幼共同裝飾活動室,營造節日氣氛。
3.懸掛關于中秋的詩歌或童謠(月亮光光騎馬燃香東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買賣不賺多不賺少一天賺仨大元寶)
三、走道地面布置
注重領域與主題活動的聯系與融合。材料的投放體現目的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生活性等特點,做到衛生、安全、美觀、經濟適用、易于推廣。
“趣味的月餅”、設置“嫦娥奔月”的故事圖片,在嫦娥和月亮之間設置月餅階梯,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認識;1-20以內的數字,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會觀察、比較、確定20以內的數量關系,逐步建立等量觀念。
四、創設墻飾
(1)張貼有關中秋節日的圖片《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有關中秋節日具有故事性的圖片,了解吃的食物等。(如月餅、芋艿、螃蟹等)。
(2)展現全國各地過中秋節的方式。如北京的兔爺兒、廣州香港等地的孔明燈、南方的舞火龍、玩花燈、猜燈謎等自制圖畫。
五、家長、兒童共同參與
1.在中秋節的前一天,讓家長入園和孩子一齊互動,比如玩游戲,“擊鼓傳花”,準備問題,家長幼兒合作回答。如兒童問題:“中秋節是農歷的那一天?”、“中秋節人們經常吃什么?”、“月亮里住著誰啊?”
家長問題:“太陽系中的九顆行星是哪九顆?”以及各種猜燈謎游戲等。
2.讓家長和幼兒一齊動手制作關于中秋節的各種手工制作。比如,為家人準備一桌中秋節晚宴、送給好朋友的中秋節賀卡、手工制作自我喜歡的頭飾等等。
3.帶幼兒參加幼兒園和社區組織的慶祝活動,感受節日歡樂,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總之在節日的環境創設中要創設適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突出了本園的特色的、融合節日氛圍、整合教學資源。讓幼兒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有關節日的風土人情、陶冶孩子人和人互相關愛、熱愛自然等良好的社會情感。
本文由用戶唯憾夢傾城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5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