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護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一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讓全國人民措手不及。如東縣學校黨總支、校長室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精準有序展開疫情防控,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減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給師生、學生家長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2月1日,學校為幫助廣大群眾增強科學防范疫情的意識和能力以穩定人心,特安排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全國心理科普講師、縣心理協會會員、校心理健康教師周云老師利用微信平臺對學生、家長進行遠程培訓。
面對延遲開學的通知決定,學校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利用“空中課堂”系統,搞好學科的網絡授課,確保“停課不停學”。與此同時,學校校長室研究決定開通了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及時跟進心理輔導措施,保證了延時開學期間師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受影響。2月13日學校邀請周云老師向全校師生、家長推送了心理健康輔導(家庭教育專題)寒假特別微課。強調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做好有效陪伴特別重要,并提出“四要、四不要”,為師生及家長提供專業輔導,家庭教育痛點難點,取得了良好效果。
學校呼吁全校師生員工及學生家長在做好防護保證健康的情況下,保持安適平靜的心態,不要恐慌,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疫情,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停課不停學不減效”。
疫情防控方面心得體會 篇二
日前,武漢市通報了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近990萬人已接受集中核酸檢測,發現確診患者為零。除6歲以下兒童,武漢市民核酸檢測已實現“全覆蓋”,無癥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0.303/萬,全市無癥狀感染者在人群中占比極低,未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武漢全民檢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武漢4月8日已解除離漢通道管制,但無癥狀感染者的存在,依然讓人難以完全放下揪著的心。由于擔心與無癥狀感染者“不期而遇”,武漢市民坐地鐵、乘公交、逛商場、去餐廳仍有心理壓力,線下消費仍不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說:“當前,擺在湖北面前的緊要任務,就是全力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如何做好統籌?疫情控制有力,人民恢復信心,才能讓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真正回歸“正常軌道”。信心從何而來?不僅靠呼吁,靠全國人民支持武漢的一片愛心,更要靠科學,靠以事實說話。
武漢的全民檢測一方面讓幾乎所有無癥狀感染者“浮出水面”,接受必要的隔離和治療;另一方面,也為了解武漢無癥狀感染者存在數量、所占比例、傳染性高低,提供了精準的大數據。大規模檢測的結果,甚至好于專家的預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馮子健說:“檢測數據說明,武漢地區新冠病毒的傳播基本上接近阻斷。武漢和全國其他地區疫情反彈傳播的風險處于相同水平。”
科學的檢測結論,首先讓武漢市民自己的信心迅速恢復。連日來,許多武漢市民在朋友圈曬出核酸檢測結果,屢屢刷屏。這個“六一”兒童節,許多家長終于敢帶著在家“悶”了上百天的孩子去戶外踏青,去商場購物,去餐廳堂食,少了后顧之憂。對湖北省和武漢市而言,武漢全民檢測可以消除對病毒的擔憂,為疫情防控取得徹底勝利奠定基礎,為激發消費、恢復經濟創造前提條件。從全國層面來說,武漢全民檢測再次體現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也為全國范圍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信心。正如李蘭娟院士所言,相信檢測結果和武漢的綠碼,“這是對武漢人民抗疫做出巨大貢獻的感謝和的支持”。
同時,武漢全民檢測再次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效率。社區基層組織動員起來,使得近990萬人可以分小區、分樓棟、分時段有序接受采樣,體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同時,在檢測方法上,武漢集中核酸檢測排查以單檢為主、混檢為輔,混檢單次不超過5個樣本合并檢測。
這樣的武漢,這樣的武漢人民,正以堅定的信心、嶄新的姿態、積極的作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疫情防控心得體會 篇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正當人們還在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期盼疫情結束的時候,石家莊機場的一例病情,讓河北省陷入危機。隨著核酸陽性檢測結果越來越多,防控工作也越來越難,工作人員的壓力越來越大,1月18日河北部分地區成為高風險地區,全省進入備戰狀態。
在做好個人防護和保證自身安全的條件下,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到社區抗疫志愿服務中。每天到社區卡點處執勤,對過往人員測量體溫并登記,對過往車輛進行消毒。積極宣傳防控知識,提高居民對疫情的認識,跟隨醫護人員上門進行核酸檢測。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認可,辛苦是值得的!在黨中央的指揮和領導下,僅僅用一個月時間河北沒有新增病例,高風險地區變成低風險。
通過這次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經歷,讓我深深明白疫情無情,人間有情,“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杰出的成績離不開在工作崗位盡職盡責的人員,在黨員班子的帶領下,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我們贏得最后勝利!
疫情防控期間的心得體會 篇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全生產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針對安全生產事故主要特點和突出問題,層層壓實責任,狠抓整改落實,強化風險防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無小事,關乎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也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在。
只有確保安全、打通安全關,才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并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為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從管控出發層層壓實責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當前正常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影響,一些生產單位以此為由出現了麻痹大意的現象,甚至出現了推諉扯皮、玩忽職守的現象。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黨員干部的重要責任,對此我們應該逐層壓實責任,把安全責任分配到具體的個人。“責任制是安全生產的關鍵抓手”,人人負責任等于人人沒責任,我們應防止出現問題時“個人決策、集體負責”的產生,嚴格落實管控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領導責任、監管責任和崗位責任,同時建立起相應的規章制度,明晰責任對象,讓黨員干部心中有責任、肩上扛責任、做事擔責任。
從實踐著手狠抓整改落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行動才能改變,不行動一切只是鏡花水月,看似光鮮亮麗,卻沒有任何作用,更會導致對于安全的淡漠。我們也發現某些安全事故的產生,并非沒有看到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漏洞,而是空喊口號,發現安全問題后整改落實不及時不到位,或者干脆不發現不整改,最終導致悲劇的產生。安全生產應常抓不懈,黨員干部應當貫徹“一百減一等于零”的法則,樹牢安全生產的紅線思維和底線思維,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落實,在整改落實中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從根源著眼強化風險防控。安全問題也是作風問題,風險防控應從作風上抓起,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確保持續安(www.baihuawen.cn)全,必須防患于未然,在態度上、思想上、認識上,必須靠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意識,才能真正確保持續安全的狀態。在戰“疫”大考中,基層黨員干部對于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視,有效遏制了疫情的發展。廣大黨員干部應發揚這種精神,持續開展作風能力建設,從基層抓起、從基礎打起、從基本功練起,加大對關系生產一線安全培訓的關注力度,提升一線隊伍的專業技能,發現安全問題要及時關注、及時整改。
生命重于泰山,沒有什么是比生命更珍貴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面對復雜多變的安全發展環境形勢,我們一定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確保打通安全關,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按照既定目標有序推進,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本文由用戶蒼笙踏歌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31101.html